我想那會是一位寫失敗的作家。
最近看了莫言的一篇演講,頗有意思的。他指出,假如一位作家是「為了老百姓」而寫作,其實這也意味著自己是抱著居高臨下態度。而正確的是,寫民間小說應該是「作為一位老百姓」來寫。這才能令作品忠實地屬於民間的聲音。
中學時讀過歐陽修的《梅聖俞詩集序》,裡面有一句「然則非詩之能窮人,殆窮者而後工也」十分深刻。我不知道這可真是關於寫作的真理,但假若世上真的有一個「寫失敗者」的人存在,這句可以是對他很大的激勵。
但我想有一件事比自己的失敗更為困難,那便是所謂的「觀察能力」吧。我意思是說,當有人站在台上,被所有燈光﹑鏡頭﹑歡呼聚焦時,能夠記得有台下的輸家存在,本身已經是一件難事,更何況是要找到他呢﹖
或者,假如現在的總統是十分稱職的話,有誰會想起當年落敗的侯選人﹖即使想起了,也只會說﹕「幸好他沒有當選。」
又或者,在一場世界級的足球比賽中,誰會想起守門員的功勞﹖或許在比賽的翌日,球迷還會記得一點撲球的畫面。但一年後在網上搜尋那一場比賽,結果還是只剩下守門員的洋相和前鋒的輝煌。而可憐的是,到了那刻仍然沒有人在留意守門員。
或者,假如現在的總統是十分稱職的話,有誰會想起當年落敗的侯選人﹖即使想起了,也只會說﹕「幸好他沒有當選。」
又或者,在一場世界級的足球比賽中,誰會想起守門員的功勞﹖或許在比賽的翌日,球迷還會記得一點撲球的畫面。但一年後在網上搜尋那一場比賽,結果還是只剩下守門員的洋相和前鋒的輝煌。而可憐的是,到了那刻仍然沒有人在留意守門員。
儘管我沒有打算當一位「寫失敗的作家」,但以上我說的卻是自己一直想追求的境界。這不是甚麼好憐憫的美德,只是我私自定給自己在社會的位置罷了。反正我就是個這樣反高潮的人……不管我是一個失敗者﹑還是一位混賬的小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