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

正確態度

塞翁失馬的故事無人不曉,只是多半人都誤解其寓意。

先是失而復得,再是因福得禍,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故事:禍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禍之所伏。既然是相互依伏,福與禍本來便無主次之分。因此,假如是正確地引用故事,無論是說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」、還是「塞翁得馬,焉知非禍」,也不會影響對觀點的佐證。

我們不難發現,身邊沒多少人能正確引用故事。「塞翁失馬」並非安慰人的成語,也不是教導大家樂觀做人的故事,更不是提醒我們要未雨綢繆、別開心得太早的寓言。我認為故事的信訊有二:首先,不要理所當然,企圖為一件已發生的事,判定為好事或壞事。其二,看破因果得失。

強行把身邊的事當作好事,又強逼自己以所謂樂觀心態踏足世俗,根本是拒絕承認世上之不幸,也是逃避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。正確態度的表現,應該是學習看破紅塵,或是選擇堅強接受,或是不把事件當作一回事,任君選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