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:
剛才在超級市場,看見一位年約三十、穿繡花連身裙、扎短馬尾的女士,突然令我回想小學一段往事:
班上有位女同學,是個「典型的模範生」。她成績很好,曾考全級第一、又是風紀隊長、又是合唱團成員(傳統的好學生總是唱合唱團的)。她是班長,甚得老師歡心。
我不知道她在班上的人緣有多好,但至少以前我很討厭她。她只和成績最好的學生玩;每次我在課室做些稍為出位的事,她便帶有微笑,以不屑的眼光射向我,把我標籤成壞學生;她的一舉一動,都散發著自命不凡的氣質。
她肯定是個家管嚴的女孩。很深刻,每天午飯時分的最後十五分鐘,她總會從書包拿個奇異果吃。每次看到我便會想像她媽在她出門前,叮囑她午飯後要吃奇異果的畫面。久而久之,看看她有否吃奇異果竟然成為我每天上學的習慣。
有一回上中文課,老師在教我們「璀璨」和「燦爛」兩個詞語。老師問我們誰會朗讀,我不會、其它人也沒有回答。老師以為班上沒有人懂得讀,正打算揭曉答案時,她舉手說:「璀璨。」老師十分驚喜,便指著黑板上的「燦爛」,問她這個會不會讀。她臉上真的掛上了燦爛的笑容,自豪、自滿地回答:「燦爛。」
從此我更加看她不順眼。她,作為一名模範生;而我,作為反英雄的代表,我倆當然是水火不容。
很想挑戰她、惹怒她,她成為了我的敵人。
那時我還年少氣盛,不會掩飾和收藏自己的情緒。上課不時便盯著她看、仇視她。起初她還不為意的,但後來她留意到我老是盯著她看。她從沒正面回應我的怒視,只是喘之以鼻,其後甚至發展成我一走近她(我不是故意/我也不想和她站得這麼近),她就刻意走開迴避我。
一天,班主任要我小息到教員室見他。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又犯了甚麼事,怎麼想也想不出些虧心事來,便滿有疑惑地去找他。
我在教員室外的走廊碰著他。正當我想問找我甚麼事時,他笑著撘我膊頭說:「喂,XX話你呢排成日望住佢喎。」
所以我說她高傲、自以為是是對的。她竟然以為我是因為對她有興趣而經常盯著她看(還要告訴老師)。
我沒有向她澄清這件事,當年我也沒跟其它同學提起過。今天我和她已經失去聯絡,剛才我想找她的Facebook都找不到,她連我們的班群也沒加入。
畢業後我倒和她有一臉之緣。中六考公開試前,我們兩間中學合辦了一個聯校口語溝通練習。我本來已經完成,正打算離開學校,卻又臨時有事要找我同學。那同學正在課室準備開始,我急忙跑到他面前,交代我要拜托他的事。沒想到她湊巧正坐在我同學後面,看到我,她居然以同一個表情,繃著臉把頭轉向另一邊,像當年迴避我的眼神那樣。最後我們沒有打招呼。
想起這段往事,我突然彷彿像有點喜歡上她了。為何事隔多年,我仍把她當年的神情記得這麼清楚呢?為何在超級市場看到一個陌生女子的背影會令我想起她呢?不曉得。我想像她長大後會這樣打扮;但事實上對我而言,今天她已經成為了我一個腦海裡的虛構角色。我想找她也再聯絡不上。
真的,我真的是突然有點喜歡上她了。我猜想今天正值妙齡的她,會將自己打扮成我在超市碰見那位女士的模樣。(我們誠然能忠實面對自己的情感,但它們卻是毫無跟據的,所以我從來也不敢說我是對自己誠實的。)
感情──尤其是愛情,多半都是憑空捏造。星期日跟你說過,我最近在看《霍亂時期的愛情》(或譯《愛在瘟疫蔓延時》,我看英譯本《Love
in the Time of Cholera》)。和看其它名著一樣,閱讀前我已經知道部分的角色背景設定,例如男主角隱藏自己對女主角的愛慕五十年,待女主角丈夫死去後,才向她示愛。我本以為女主角從來也未有對男主角動情、或是女主角根本未曾知道男主角喜歡她;但原來她在五十年前,也曾經瘋狂地思念過他。女主角父親不應允他們,強帶她到異地旅行,途中她絕望地想念男主角,天天寫情書給她。兩年後,她回到家鄉,男主角一天突然從她身後出現,這時她才看到男主角的真實模樣,赫然意識到兩年來她愛的只是個虛構人物,於是冷冷地說了句「No,
please, forget it」,拒絕了男主角,兩年異地戀變成一場春夢。
所以最近我一直在感嘆「Love
distorts amorously」也不是沒有道理的;當然我也不能排除現實中,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情形:一直討厭男主角的女主角多年後再次相遇,女主角竟然愛上了男主角。我很期待聽到這樣的事蹟,假如你聽到的話,請你也告訴我,哈哈哈。(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