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

筆記簿

S

從少我便對筆記簿情有獨鐘,小學時甚至會花錢買來收藏不用。

紙筆對我非常重要,所以即使是出席些不用書寫的場合,出門盡量會帶筆記簿。 相信現在的老師不少都會以為,我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,因為上課時我總是對著筆記簿寫寫寫

可是,我卻甚少真的記下筆記。對我來說,筆記簿只是流動草稿紙。從中學直到今天,我上課時仍然喜歡在紙上畫畫、隨筆、抄歌詞⋯⋯奇怪的是,從來都沒有老師檢查我在幹甚麼,聊天反而會真的來聽聽,我是否在進行學術討論;彷彿書寫本身就是一種善舉,沒有學生會拿紙筆做無聊事似的。

久而久之,筆記簿竟然成為了我的時間襄。我沒有一天不寫不畫,所以也可以說它們是我在學校的日記。S,不知道現在的你,有否寫日紀;也不知你是如何記事。中學生涯的一段段時期,不同人都有不同的方法,幫助自己在記憶中,區分「和某某人吃午飯是201210-12月那段時間」、或是「我穿這對鞋時就是2010年的4月至暑假」等等。想到這點,我也替自己感到孤獨,因為我的區分,就是在不同時期,我在筆記簿上的題材和字跡;日子再流逝,記憶再沖淡後,自然變成「用這本簿的時間」了。

這種記事方式,才是最真實的。它有如在派對中的縮時攝影(time-lapse),沒有人看著鏡頭,才能最忠實的反映當刻的情況。寫日記便是看著鏡頭寫歷史了。


所以,S,珍貴的回憶應該是一段段的,而不是一個個的。經驗所得,難忘經歷固然可貴,但能夠走到最後的,還是曾經一起百無聊頼地過日子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