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

觀察能力差

很多人說,多留意別人對自己的意見和評論,可以更加了解自己。「言者無罪,聞者足戒」,一般人這樣說,多半也指自己的短處或不足;但我相信別人的讚賞也很有價值的,因為有時做了好事,自己都不知道是否真的正確,別人的肯定,令人更有信心朝這方向走下去。

普遍人對我的評價,我可以說是略知一二,也可以說只知道冰山一角。有一點可真有趣,我在不同圈子,別人對我觀察力的意見非常極端。

跟我同齡的人,普遍覺得我總是忽略細節,看不透別人心意,又聽不出弦外之音。相熟的中學同學,常笑我「觀察能力差」,我的確多番在他們面前,錯過了許多近在眼前的事。
有人說長輩的嘉許,多半是隨口的應酬,像安慰獎,不宜記在心上。但就算是隨口講句,為何他會隨口地說這一點,而不是隨口說另一點呢?有一次我仔細回顧,發現從長輩和以前的老師口中,聽得最多的鼓勵,竟然是說我對某些細節有所洞察。

被人笑得多,其實一直對自己的觀察力信心不大。例如當了這麼久守門員,站在球場上視野最廣的位置,還是不懂得走位,仍然對所謂的「勢」一頭霧水。想到這裡,真的不禁擔心,被人稱讚觀察力好,是否意味我連一個優點都沒有?

經過這個星期的生活,我發現無論如何,觀察力對我都是很重要。「職業」所限,我必須不斷「提升」這項「技能」。要翻譯,甚至作文本研究,自然需要有洞察力。我以前就是太喜歡看故事,總是忽略作者背後真正想說的話。

今個星期,第3度歷史重演(即第四次),又開始晚晚醉心畫繪草圖的日子。每始踏入這種生活,都會刻意不斷觀察街上的人(我最喜歡畫人),因為想從中找點題材。

但結果發掘到的,都是樹木上的奇境,人則看不出甚麼來。


post scriptum 我真的很喜歡畫,就算全世界都說我畫得醜,我都繼續要畫。

post scriptum scriptum 如有錯別字、漏字、或文句不通,不是我觀察能力差看不到,而是我沒有覆讀,因為我趕著要去畫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