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:
有次跟朋友談起老朋友的話題,他問我會否相信,世上存在這種友誼:兩個曾經非常相熟的朋友,在失去聯絡許多年後,一天甲遇到急事,打電話向乙求救,即使甲要求乙支付高額現金、甚至冒生命危險前往陌生地方,乙仍然義無反顧地立刻答應。
我深信世上存在這種友誼。
實踐這份高尚的友誼,乙方需要兩份勇氣。首先,他願意為未知的事情冒險,他甚至連自己在冒多大的風險也不知道;另外,他還要相信這位朋友,在許多年沒見面後,首次聯絡便已抵押雙方的友誼來尋求協助,並非一場騙局。
我沒有甚麼理據,能令自己相信如此浪漫的關係的存在。而我也曾經自問,自己是否擔當得起乙方的位置,答案也相當顯而易見,我在空想中也沒有這份信心。
但更令人絕望的是,我甚至連充當甲的信心也沒有。同樣地,實踐這份高尚的友誼,甲方也需要兩番成就。首先,他曾經和乙方建立深厚的友誼,並取得他/她在完全程度上的信任;另外,也是同樣地,在危急關頭,甲願意把自己的命運,交托予多年沒見的乙。
甲有勇氣抵押和乙之間的友誼,並把自己的命運給多年未見的朋友⋯⋯這份所謂的高尚情操,對乙和旁觀者而言,根本是毫無意義,因為對其它人沒有益處的美德,往往未能得到別人認可。但我在危難當頭之時,又有沒有鼓出這份勇氣?坦白說,這個我也沒有甚麼把握。
「先相信你自己,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。」
S,當我看見你引用這句話時,曾經不禁嗤笑你的裝模作樣。「哈,你是否想『扮文青』,便隨意找位文學家的名字和他的語錄。」但話說,最近有次當我在某個場合有點緊張和怯場時,心裡竟然想起這句「名言」,真的為自己壯膽了。
果然你是比我有品味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